仅有5000个停车位的景区,进入的车辆多达5.5万辆,这是5月1日晚来自深圳东部大小梅沙景区的真实统计数字。“五一”黄金周,大量涌入深圳各景区的游客和车辆,使规划相对滞后的各景区路面显得非常局促,更使得路面交警忙得不可开交。
“既然远道而来的游人高高兴兴地赶来,我们的使命就是让他们能够安全地游完全程,返回自己的家庭和工作岗位。”“五一”小长假首日,市公安局交警局民警们头顶烈日,被地面、人群和车辆散发的热量所笼罩,站在川流不息的人流和车流中,直到深夜尽兴的游客散去。
华侨城景区:
降低干扰影响 确保游客安全
“等到地铁各条线路全部开通,这里人车争道的压力会小很多。”几乎每天,深南大道世界之窗路口都异常繁忙,一到“五一”、“十一”、“春节”等假期,这里人流车流更多。因为除了景区集中,这里更是地面交通和地下交通以及地面至少50余条公交线路的接驳点。对于这些不利因素,南山交警大队侨城中队已经摸索出一套有效的路面管理措施,做到胸有成竹。然而,“五一”小长假的第一天,来自个别人的干扰,让民警们忙得不可开交。
全部民警放弃休假上岗
5月1日上午9时40分前后,记者赶到位于深南大道世界之窗路口的南山交警大队执勤点。此时,这里已经进入游客通过高峰,民警们分别把守着深南大道两侧的人行横道,指挥车辆、行人分流通过。尽管这里有完善的交通信号设施,很多外地来的游客还是不习惯按照信号通过。为防止游客因争道发生意外,民警在尽量要求行人避免闯入路面的同时,不得不适时指挥车辆暂停,避让从路面上强行通过的人群。据介绍,由于很多人都是第一次来深圳游玩,都没有很强的交通安全意识,若强行对违章行人进行处罚,有些不近人情是小,还会使更多的行人处于没有保护的状态,随时可能有人面临路面车辆的擦碰危险。因而他们把主要精力放在如何协调好既避免人车争道,又保证车辆可以顺利通行的矛盾上。
据南山交警大队侨城中队郭志伟队长介绍,该中队辖区管理着深南大道9.8公里长的路面及周边路面,涉及中山公园、世界之窗、欢乐谷、锦绣中华、民俗村、园博园等景区周边路面。同以往假期一样,该中队25名民警全部放弃休假上岗执勤,到景区附近路面疏导车流和维持游客过路秩序。
科学布警滚动使用警力
据介绍,平时仅每天从世界之窗地铁口进出的人流量就多达20万人;而5月1日当天,进入世界之窗路口附近3个景点游玩的游客多达15万余人次。“25名民警分为两班,散布到每一个景点,几乎淹没在人群中。因而,除市交警局机关5名民警支援我们中队,60名实习民警、交通协管员等辅助警力全部上岗,我们更发动辖区内社会力量参与到‘五一小长假’的交通疏导工作中。”郭志伟队长称,为保证景区路面安全,他们发动义工、街道办、华侨城城管办工作人员,以及各景区工作人员共上百人,分片包干疏导主干道以外的行人,维持景区门口路面车辆的有序流动。
由于警力有限,交警侨城中队采取滚动使用警力的方式,针对不同景点附近路面高峰不同的特点,有针对性地进行布警。以郭志伟队长的时间安排为例,当天早7时他抵达南头检查站,同执勤民警迎接来自特区外的客流高峰,疏导群众有序上车;7时30分赶赴中山公园门口,协调路面上人车争道矛盾,保证行人安全入园;上午9时整,他已在深南大道世界之窗路口疏导交通。由于园博园西侧门的交通压力会在下午出现,按照该中队计划,他们上午就在那里安排了交通协管员设立预警哨,一旦人流、车流突然增加,他们会立即调配警力过去疏导。
沉着处理意外疏导交通
然而,一个意想不到的情况,在5月1日当天中午前就使世界之窗前的路面压力骤增——上午10时前后,数十名桃源村三期业主突然在深南大道南侧的世界之窗地铁口聚集,拉起横幅。突如其来的变故吸引了大量游客围观,随即,路面的车辆也放慢了速度,很多驾驶员都想借机看看路边的热闹。为加快车流速度避免拥堵,民警们带上实习民警和协管员立即封住临时下客区的辅道,一辆辆劝解,要求过往车辆驶离世界之窗路段后再下客。
后事态发展,部分业主不顾南山公安民警的警告,冲上路面阻止车辆行驶。在南山特勤民警采取强制措施后,现场交警立即对现场车辆进行疏导,很快这个路段就恢复了正常。在此突发事件过程前后,未发生一起车辆刮碰和行人受伤的情况。
盐田景区:
全力疏通车流 避免“梗阻”出现
5月1日下午2时,记者在驱车赶往大梅沙的路上,深圳广播交通频率的路况播报正反复提醒去东部游玩的游客:“东部沿海各景区停车场已经饱和,请各位游客朋友选择其他游览目的地。”尽管如此,沿途仍不断有大量汽车向东部沿海高速公路(深盐二通道)汇集。行至夹门山三号隧道,车流一下子密集起来,到林场隧道西侧,车流已经十分缓慢。期间连续出现几宗因抢道或追尾造成的轻微擦碰事故,使车流不得不再次交叉、汇集,影响了前行的速度。
出林场隧道时,汽车基本没有移动空间。记者得知,大、小梅沙的停车场早已饱和,枝杈路路边也再没有多余的停车空间。许多车辆被挤在路面进退两难。盐田交警大队的民警正力图疏导这些车辆离开大、小梅沙区域,使车流循环起来,以保证堵在高速公路上的车辆能够动起来。
大量车辆涌入导致拥堵
“盐坝高速出口出现阻塞,我放下车正徒步赶过去协调改变红绿灯信号的周期,多放些车出去。”电话中,盐田交警大队梅沙中队朱智军队长沙哑着嗓子再三同记者说,没工夫接受采访。记者找到他时,他正在距离执勤车数百米外的外环路盐坝高速出口红绿灯下,同盐田交警大队事故中队的两名民警一起计算西行方向的绿灯时间。
据朱智军队长介绍,大小梅沙交通的高峰期是早晨9时前后出现的。最初的矛盾主要集中在大量游客涌入,在大梅沙西广场和愿望塔两处路段形成人车争道局面,在盐田交警大队、盐田公安分局以及增援的武警部队、街道办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,路面很快恢复了秩序。但由于深盐二通道的开通使市民更方便进入大小梅沙区域,东部华侨城成为广大游客新的旅游热点,大量的车辆涌入这一区域,加剧了路面的拥堵状况。
调节信号灯缓解交通压力
“今天是29℃,按照水面比空气温度低6℃的算法,海水没有达到24℃。这样的水温还不很适合下水游泳,所以很多人不会选择继续逗留。”正如朱智军队长所判断,到下午4时,部分自己驾车来的游客开始退场,于是回程的车流密度加大。由于自南侧进入盐坝高速入口的红灯灯位时间过长,致使许多车辆滞留在大梅沙路面。经现场查看,朱智军队长确认自东向西基本没什么车辆通过,便协调交警局交通科技处缩短东往西方向的绿灯时间,供南侧车辆通过。经调整,返程路面压力明显减小。
据盐田交警大队负责现场协调的民警孔庆辉介绍,深盐二通道和盐排高速公路的全面开通,给梅沙区域的交通带来巨大压力,尤其是在“五一”小长假期间,更多的车辆方便进入这一区域,使这一区域的配套设施(如停车场)显得捉襟见肘。为应对大量涌入的车流、人流压力,盐田区政法委在节前就开始牵头部署“五一”小长假景区的秩序管理工作。“五一”当天,市交警局温伟平副局长、盐田交警大队麦坤发大队长均坚守一线指挥,大队60名民警、30名辅助警力在5月1到3日全部上岗,另外市交警局机关和惠盐高速交警大队各增援10名民警,全部铺在一线。由于地方公安和增援武警部队分担了部分针对行人、等车乘客的秩序管理任务,使交警可以腾出主要精力去管理路面车辆。另据盐田方面提供的数字显示,“五一”假期首日,大小梅沙共接待游客40余万人次,接纳车辆5.5万车次,在千余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,景区游客未发生一起伤亡交通事故。 |